中房新闻> 热点透视 >一大波闽系房企袭来,浙江开发商请扛住!

一大波闽系房企袭来,浙江开发商请扛住!

发布时间: 2016-08-16

今年上半年,闽系地产继2013年后再度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焦点。截至目前,闽系房企拿地金额已超千亿元,抢下46宗地王。

  

从销售额来看,有20家闽系房企进入全国百强行列。这些土地都以很高的溢价被闽商抢得,比如今年5月19日,崇明长兴岛两块住宅用地被泰禾收入囊中,两幅土地的溢价率都超过了200%。

  

哪怕是在浙商的故土,也充斥着闽商的身影。今年1~7月,闽系房企在杭州已经拿下12宗地,平均溢价率为45.7%。

  

2016年前五个月,闽系房企在杭州就有6次布局,累计出价84.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宗地块中,除了旭辉萧山湘湖地块以近底价成交外,其余5宗均创下高溢价,其中不乏多个区域单价地王。福建房企让本土的一些开发商不寒而栗。“只要融信报名的土拍,基本上,只有请信达来。”不少开发商甚至在饭桌上编排了一些这样的段子。截至目前,融信今年在杭州已独立拿下8宗地,拿地金额139亿元,算上合作地块,拿下10宗地,几乎每个月两块地的节奏,这是杭州拿地最多的房企。

  

其他福建的兄弟们也不含糊。2010年至2015年期间,宝龙、旭辉、阳光城、融信、泰禾首次入杭,世茂挺进杭州市中心。

  

2016年初至今,融信几乎是逢地必抢,中骏、禹州地产、建发地产也完成首次入杭。

  

那么,绿城在杭州才囤了多少地呢?就拿了一块地,潮鸣地块,总价37.35亿元。

  

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与绿城、滨江等杭州房企相比,融信、泰禾等为代表的闽系房企行事作风更为激进,相比杭州房企的产品起家、品质立本,闽系房企的资本属性更强,“赌性”更重。

  

浙江房企发展后劲落后,有三大原因。

  

第一,不重视利用资本市场。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有七八十家,虽然大大少于深沪股市共131家房地产企业,但是融创、绿城、恒大、碧桂园、龙湖、远洋等很多重量级角色集结于港股,最近一年多,它们利用处身国际资本市场的优势,熟稔利用符合国际惯例的多种方式大举融资发展主业。

  

在这方面,以绿城为代表的浙江房企相形之下就显得相当保守。浙江房企在内地IPO上市融资无望的情况下,仅有极少数借壳上市成功的例子,且很难满足再融资的有关政策,此外对于赴港上市不够热心,更缺乏全球性融资的人才和成功案例,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因此浙江房企在利用资本市场杠杆方面这一轮全面落后。

  

福建房企在资本市场的布局更为普遍,包括厦门建发、泰禾、阳光城、融信等在内的国有和民营的地产开发企业均已实现在国内A股或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第二,超常规扩张信心不足。目前A股的浙江板块共308家上市公司,其中8家主业明确的房地产公司,分别是新湖中宝、嘉凯城、滨江房产、广宇房产、荣安地产、中国广厦、卧龙地产、宋都地产。无论是从拿地魄力还是市值表现,以及上半年的各种经营数据看,整体上超常规发展的势头都不够。

  

A股的福建板块只有103家上市公司,其中主业为房地产的只有阳光城、泰禾、厦门建发等数家地产公司,但个个来势凶猛。

  

第三,浙企在买地和卖房上狼性不够,整体的发展策略、营销策略、经营战术上都有更上层楼的必要。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是智慧城市和智能生活时代,潜在客户和目标客户的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交方式已经产生了无穷大变化,再固守于传统的买地造房媒体广告售楼部的经营流程,而不去深刻理解消化新常态下的市场变革,已经不行了。

  

福建开发商拿地是否有迹可循?还真没有。甚至可以说,福建先走出去的开发商,就是他们的章法。比如今年轰动的禹州在奉贤,融信在新江湾城的拿地套路,都有可能被其他福建房企效仿。

  

很多人都在好奇,闽系开发商为何这么有钱?仔细观察下,这波闽系开发商的年龄基本都在50岁上下,正值壮年,他们从十六七岁开始创业,所以才积攒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土拍市场上的洪荒之力并非一日爆发的。

  

不过,干得坚决一直都是闵系房企的特色,一个发型特别像海绵宝宝的闽系开发商有一次在福建招待媒体,中途匆匆忙忙走了,“各位,我要去拍地了,等我的好消息!”换到现在的流行词,应该叫耿直boy,不过,出手果断以及大方一直是他们的特色。

  

搬总部、全国化这种特别大的事儿,到了福建房企这里基本都轻松走完了。他们丝毫没有偶像包袱,你看,马云都没有想好的搬总部这个事情,福建房企说干就干了。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厦门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