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新闻> 今日要闻 >2015年楼市新格局 新期待

2015年楼市新格局 新期待

发布时间: 2015-01-30
摘要:2014年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转变最剧烈的一年,阳光下的竞争虽然残酷,但生机也因此迸发。2015年,这个行业的发展蓝图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中房购-中国房地产线上交易平台。买房,卖房,就上中房购。关注二手房,关注中房购!)

 

2015loushi

 

2014年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转变最剧烈的一年,阳光下的竞争虽然残酷,但生机也因此迸发。2015年,这个行业的发展蓝图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规模不再是企业目标

 

不管2014年房地产销售排行榜的老大是万科还是绿地,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主流房企不会一味追求规模,销售目标将趋于保守,甚至会较2014年有所收缩,企业将把精力更多地投向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2014年,万科总裁郁亮曾在多个场合屡次表达他对楼市“白银时代”的论述。他表示,如果说“黄金时代”就像少年的青春期,那么步入“白银时代”即进入壮年期,行业将会更加成熟。与“黄金时代”相比,“白银时代”房企的毛利将下降,特点是竞争压力大、库存压力大、地价高。不论是王石还是郁亮,他们的公开表态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即房地产已经撞到天花板,更有质量的增长一定不是体现在销售额上。为此,万科从内到外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包括发展商业地产、推行合伙人制度、拥抱互联网。

 

除了住宅开发的贡献外,房企纷纷涉足商业运营、输出管理、代建、小股操盘、物业增值服务等,争取最大限度地把资源盘活。在跨界发展方面,开发商已几乎把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部管理起来,养老、农业、医疗、快消、互联网、金融、娱乐,多元化的产业机构正让一些房地产企业往投资集团的方向发展。

 

从当前的竞争格局看,房地产行业暂时还能以规模定地位,但竞争格局已开始发生潜在变化,企业开始寻找或者已经选定了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这些新的业务布局或将决定其未来在行业中的地位。

 

房企全面拥抱互联网

 

在这个言必称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一个企业的创新之路都绕不开它。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9亿,这个庞大的市场吸引着每一个传统行业向其靠近,包括房地产企业。

 

从万科对腾讯、阿里、小米等企业进行考察后对互联网思维的思考,到众多企业制造双11、双12微信购房节,再到雷军投资青年公寓和家装企业,互联网思维是2014年房地产行业内被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在过去的一年,记者在与业界人士的沟通中发现,几乎每家房企都在谈论互联网,无论是营销方式的变革还是产品升级,甚至在房企未来战略布局中,如何拥抱互联网、如何完成传统房企与互联网融合落地,都是各家房企研究的大事。

 

然而从实际效果看,房地产行业的互联网思维主要还是被应用在营销层面。如果说2014年被称为房地产行业的互联网元年,那么2015年,房企将全面拥抱互联网。

 

业内人士认为,房企触网虽然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运营模式,但这对房地产行业的意义非同小可。从营销端口切入,以O2O模式卖房似乎是房企目前与互联网最快、最直接的合作方式,这是因为房地产行业本身具有长期性、重资产、复杂化的属性,互联网要想像改造其他行业一样改造房地产业,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房地产嫁接互联网推动行业变革营销方式、增加营销节点、整合运营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合作的未来,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描绘出许多情景:“如果某个人在万达广场逛街,发现一个女孩子的裙子很漂亮,拍个照片就会知道这是在万达哪家店买的;作为某个项目的业主,根据你的消费习惯,你会定期收到开发商推送的超市、商场优惠打折信息;对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例如请家教、找保洁、交水电费、买电影票、寻找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等等,你都可以在开发商搭建的互联网平台上一一完成。”

 

产品将更注重提升品质

 

毫无疑问,楼市已经由卖方市场彻底转向了买方市场。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房地产业内人士对楼市库存量表示担忧,2015年“去库存”将成为楼市的主基调。

 

从供求关系上看,房地产已在总量上步入供大于求阶段。合富辉煌总经理梁家祥表示,虽然各类研究机构、中介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全国楼市成交环比回暖,同比降幅也在收窄,一线城市库存在连续8个月环比增长后首次出现下跌,然而,各方对楼市的这种阶段性波动应该有理性的认识。因为二三线城市楼市的销售仍然比较清淡,目前的回暖是调控去行政化、房企低价促销的结果,是阶段性的,难言会扭转房地产下行的大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争夺客户成为开发商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产品精细化将不再是空头支票。市场竞争激烈了,开发商必须使产品可以感动客户。怎样感动?只有通过大量能够实现质变的细节。现在的市场上,精装修楼盘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房屋品质的提升必须通过精装修来实现,不落实和推进人性化、细节化,开发商的产品就不会被市场所接受。

 

“野蛮人”盯上地产企业

 

2014年,金地、金融街、佳兆业等多个地产企业频频让被称为“野蛮人”的保险资金举牌收购,有的甚至演变成公司股权争夺战,让股价呈“过山车”般大起大落。

 

2014年最引人瞩目的“野蛮人”当属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2014年4月,生命人寿旗下公司与安邦保险旗下公司连续轮番“举牌”收购金地集团掀起第一大股东争夺战。这轮争夺最终以生命人寿增持金地股权至29.99%成为第一大股东告终。除了金地、金融街、华业地产等企业成为安邦系公司的“猎物”外,安邦甚至还瞄上了万科。

 

有业内人士认为,“野蛮人”对房地产行业的抢占在2015年将愈演愈烈。果不其然,1月5日,平安联合招商、九龙仓、华润三家房企以86.9亿元拿下北京丰台亚林西居住区两宗住宅用地;1月7日,平安又联合华润、首开两家房企以86.25亿元拿下北京新的总价地王白盆窑地块。作为保险企业的平安,其如此高调的表现成为了新年土地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那么,这些“野蛮人”的逻辑是什么?中信证券研究员称,2014年的房地产行业进入到阶段性调整期,地产股估值或已见底。对于财务投资者而言,这正是择优买入的好时机。“从政策上讲,保险公司投资房地产的障碍早已消除,原则上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5%可以投入到非自用性不动产中。按照保险公司的万亿规模,有上千亿元保险资金可以投入到房地产行业中。”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表示。

 

据统计,截至目前,在133家A股房企中,保险资金进入前十大股东的房企数量达21家,保险资金对地产股的渗透率为15.8%。在这21家房企中,涌入前十大股东的保险机构多达15家。这预示着,房地产行业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中国消费者报。中房购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