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新闻> 今日要闻 >“保障房不保障”问题出在哪?

“保障房不保障”问题出在哪?

发布时间: 2015-01-27
摘要:近日,有媒体梳理了一些地方的“保障房不保障”的现状。比如,陕西省制定了建设21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计划,但在目前已竣工的91万套中,空置总数达到10万套。河南省审计厅数据则显示,由于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河南已建成保障性住房中有2.66万套空置超过一年,2914套保障性住房被管理部门或保障对象挪用于商业经营、办公、拆迁周转、职工宿舍等其他用途。(中房购-中国房地产线上交易平台。买房,卖房,就上中房购。关注二手房,关注中房购!)

 

近日,有媒体梳理了一些地方的“保障房不保障”的现状。比如,陕西省制定了建设21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计划,但在目前已竣工的91万套中,空置总数达到10万套。河南省审计厅数据则显示,由于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河南已建成保障性住房中有2.66万套空置超过一年,2914套保障性住房被管理部门或保障对象挪用于商业经营、办公、拆迁周转、职工宿舍等其他用途。

 

其实,保障房建设与申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并非不可解决的顽症。保障房建设是中央政府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一项硬性任务,开工数量和竣工数量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指标要求。在这样的硬性指标面前,一些地方官员把保障房这一民生工程当成了政绩工程,在保障房建设中只追求开工数量和竣工数量,并以此作为政绩上报。至于竣工之后的保障房分配,以及保障房的设计、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则因为并没有被列入保障房建设任务的相关指标,而被排除在政绩之外。这正是保障房大量空置,出现“房等人”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有勇气直面这一问题,在选址、配套设施建设、财务、申请保障房家庭等方面实行公开,接受民众监督,让民众在保障房建设中享有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房建设不能以房为本,而必须以人为本。政府官员的政绩单子上,开工量、竣工量的指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当把实际解决了多少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作为主要指标,这样才能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广州日报。中房购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